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考核條例(暫行)
環境科學與工程流動站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科研工作考核主要包括:開題報告考核6️⃣🦿、年度考核和出站工作總結三個環節👴🏼。
一⬇️、對開題報告的考核
1.1博士後進站二個月之內必須做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大體就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科研工作加以闡述,包括科研課題背景及其研究意義🧏🏽♀️、基本的技術思路、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其可行性🙅🏻、創新點和預期成果等📛。
1.2經專家組評議💮,認為開題報告所列課題具有重要意義且可行的🦹🏼♂️,即可進入課題研究;如專家組認為開題報告尚未達到要求的🤾🏼♂️,必須在一個月內重做,屆時仍不符合要求的,則予以退站處理🔃。
二、年度考核及獎勵
由沐鸣2、流動站及人事處組織在每年12月份進行年度考核🕘。
2.1年度考核評審參考標準
年度考核分合格、不合格兩等。
合格👨🏻🦲👐🏻:
進站後工作努力⚾️,達到開題報告中工作計劃中的相應要求。
不合格:
由於主觀原因遲遲不能進入課題🧛🏽♀️,課題進展慢,本人不努力😺🦹🏻,未達到開題報告中工作計劃要求🧑🧒。
2.2參加年度考核的博士後,應填寫《沐鸣2娱乐博士後研究人員科研工作年度考核表》,並附上相關的材料,如論文復印件等。考核時如論文沒有正式刊登出來,可以交稿件的錄用通知(註明編輯部通信地址、電話)。論文只計博士後為第一作者或合作導師為第一作者、博士後為第二作者;作者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須為沐鸣2娱乐。承擔的項目依托單位為沐鸣2娱乐。
2.3年度考核為合格者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獎勵。年度考核為不合格者6個月以後再進行一次考核,仍不合格者🤟🏻,將給予退站處理。
博士後期滿滯留在站的人員,不再發放考核獎勵津貼🦜。
2.4考核表存入本人檔案😺。
三、出站考核及獎勵
3.1出站條件
①博士後在站期間🕵🏽,須要正式發表論文3篇,其中至少1篇SCI論文。申請並授權1項發明專利可抵一篇SCI論文,發明人計前4名🦌。論文只計博士後為第一作者或合作導師為第一作者、博士後為第二作者🦹🏻🚵🏽;作者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須為沐鸣2娱乐🧑🏼🚀;發明專利申請人須為沐鸣2娱乐🏝。
②主持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國家博士後基金等1項🤦🏽♀️🧎♂️;或參加合作導師負責的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1項(排名前三)。承擔的項目依托單位為沐鸣2娱乐。
③在站期間,必須參加合作導師的科研項目。
3.2考核等級評審參考標準
出站考核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優秀(符合下列條件可申請優秀)🧖🏽:主持申請獲得國家或省部級項目2項以上📨,且在SCI期刊上發表一區學術論文2篇以上或二區學術論文4篇以上(可類比)®️。
論文只計博士後為第一作者或合作導師為第一作者🌐、博士後為第二作者;作者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須為沐鸣2娱乐。承擔的項目依托單位為沐鸣2娱乐🦢。
②合格(符合下列條件為合格):達到我校博士後出站的條件。
③不合格(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為不合格):未達到博士後出站條件或未能完成博士後工作計劃;思政、師德考核不合格⛰,實行一票否決製。
3.3出站考核
①出站前,博士後應完成工作協議書所擬定的科研計劃📓,並對自己在站期間的工作做一全面總結。撰寫《博士後研究報告》🪶,填寫《沐鸣2娱乐博士後成果清單》👼🏽。聘請校內外至少三位同行專家(一位校外,兩位校內)對博士後在站期間的科研工作及其成果或發表的論文進行評議,寫出評審意見。
②邀請校內外5-7名專家參加出站工作考評會。考評專家應包括所在流動站博士後工作指導小組成員🐉。主要考核運用本學科🔛、本專業基礎知識進行研究的能力,對相鄰學科知識的交叉運用能力🔧;在學科前沿選題⛪️、製訂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運用實驗技術解決研究中的理論和技術問題的能力及運用外語的能力等🤏🏼。考評決議填入《沐鸣2娱乐博士後工作期滿出站考評決議》和《博士後研究人員工作期滿分配工作審批表》。
4.出站考核獎勵
①考核優秀或合格者可辦理出站手續,考核不合格者做退站處理。出站考核優秀者🗳,如果沐鸣2當年有應屆博士進人計劃指標的💆🏿♀️,並且符合沐鸣2進人方向的,經沐鸣2推薦🌆,可以優先進入招聘程序☝🏽。
②博士後應在通過出站考核後一個月內到人事處辦理完離校手續。逾期未辦完者,學校不發出站考核獎勵。
③本條例未盡事宜按《沐鸣2娱乐博士後管理辦法》(東華人【2019】13號)執行🛑。
沐鸣2官网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