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系首屆《青年論壇》開幕📷,“溶鹽於水”成為大家對課程思政的共識
發布時間🙍🏽:2021-04-19
4月6日,環境沐鸣2環境科學系首屆“青年論壇”拉開帷幕。會議由環科系主任蔡冬清主持🌡,環科系全體教師參加🍄🟫。“青年論壇”系列活動將邀請系內外在教學😂🙅♀️、科研等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論壇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論壇第一次交流主題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展開👩🏻🦽。許賀副教授以“如何上好一門課”為主題分享了如何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建設內容。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中👮🏼♂️,教師要像技藝高超的廚師一樣,使思政教育如鹽在肴、化於無形,有機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受此啟發🧭,許老師提出課程思政要有預見性地融入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同時,教學設計是體現課程思政的重要環節,帶著對“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思考,設計教學過程,是做好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學目標中👨🏻🏭,除了對知識和能力有要求,還應增加對情感、態度或價值觀的要求🌂。在教學內容方面🤌🏽,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在註重學術性的同時,增加對新思想的思考和理解💂🏻♂️。課後,任課教師根據課堂效果與學生反饋,有針對性地修正教學目標或教學內容,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由此就將思政內容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實踐,使教師和學生在專業知識的教與學中👩🏻🍼,共同經歷了課程思政👨🏻🍼,實現了真正的教學相長✈️。許老師生動地將上課比喻成“拍電影”👩🦯➡️,老師則集編劇、導演和演員多重角色於一身🎥,只有在劇情😼、衣著、燈光🧑🏿🔬、音效等各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獲得“高票房”❣️,讓學生感覺既有吸引力又有大收獲。
與會教師圍繞課程思政展開討論🟧,青年教師進一步領悟了什麽是課程思政,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如何通過精心設計來上好一門課🤛🏻,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要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