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學習——“獻花龍華悼英靈”主題黨日 ——“追尋黨的足跡”系列主題活動之四
發布時間🦄:2020-11-19
環境沐鸣2 建環系教工黨支部
抗美援朝戰爭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2020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強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傳承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種氣魄和膽略來源於為和平而戰、為正義而戰🧏🏼♀️、為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而戰的強大決心,來源於義無反顧、不怕犧牲的堅定意誌↕️。在血與火的戰爭洗禮中,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得到鍛造和升華♞。
為了深刻學習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以及他們為了社會正義、為了民族解放義無反顧、不怕犧牲的堅定意誌🤦🏿♀️,環境沐鸣2建環系教工黨支部,與環境沐鸣2研究生支部的部分黨員同學,於2020年11月10日下午✌🏿,來到了位於徐匯區龍華西路180號龍華烈士陵園,在紀念革命烈士的同時,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深刻感悟“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先烈奮鬥和犧牲精神🏄🏼♂️。龍華烈士陵園原為國民政府時期的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初入陵園大門,一種莊重凜然之氣撲面而來🔺,道路兩旁的青松翠柏為莊嚴地陵園更添一分肅穆。
下午2點整,隨著國歌響起🧘♀️,在老師與同學們莊嚴肅穆的註目致敬中👨🏽🦳,護衛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而後🙎🏻♂️,一支支潔白的菊花被擺放在殷紅的紀念碑下🧖🏌🏼♂️,花圈上的白色束帶隨著秋風緩緩飄揚,默默表達著對革命先烈無盡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
隨後,黨員老師與同學們步入了龍華烈士紀念館,通過館內講解員細致🫄🏿、專業的講解🧜,一行人對龍華先烈的英雄事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紀念館中陳列了數百位烈士的相片和遺物👳♂️,講述著他們的事跡。顧正紅、林育南、趙世炎💆🏻♂️、羅亦農、李求實🏣、楊開慧等共計1600余名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5歲,“龍華二十四烈士”中年齡最小的英雄歐陽立安就義時年僅17歲。他們當中有😧,為了革命事業將孩子送到育嬰堂的革命夫婦李文👱🏼、惲雨棠烈士,“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李文夫婦為了他們心中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為了民族獨立解放🖖🏼,奉獻自己年輕的生命🏌🏿♂️。在展品中有一件彈痕累累的羊毛背心,普通的毛衣上卻可清晰的看到數個猙獰的彈孔。它是左聯五烈士之一的馮鏗女烈士🧏🏿♀️,一針一線為丈夫許峨精心織成的。就在1931年最冷的冬日裏🩷,馮鏗被捕了,直至被敵人無情的子彈殺害。蒼天有淚♝,歲月有情,19年後,正是這一件羊毛背心,讓許峨認出了馮鏗,龍華二十四烈士也同獲昭雪🥭。同樣是那個冷酷冰冷的年代,共產黨人周文雍、陳鐵軍在刑場上宣示的婚禮👔,龍華二十四烈士中的蔡博真🫐、伍仲文在囚車內舉行的婚禮🧑🍳。這些催人淚下的悲壯的浪漫,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和信仰的偉大。“在這裏🫸🏼,他們竟強迫死神做了一次月下老人🤵🏼♂️,死神也不得不低頭了”。黨員老師和同學們,通過裸眼3D的光影展示,認真觀看了“龍華二十四烈士”紀念劇🚄,這些烈士的身份包括共產黨黨員🤦🏼♀️、共青團團員及左翼作家聯盟作家🛎🕖,在1931年2月7日於龍華看守所外遭到秘密殺害👫🏼👳🏻♂️,1933年魯迅發表了著名的文章《為了忘卻的紀念》就是為了紀念他們。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和發展環境🤲🏽,他們的偉大功勛將與日月同輝🧙🏽♀️🕤,千古流芳!英魂雖逝🧜🏻♂️,精神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