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部紡織工業汙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
發布時間:2020-12-11
國家環境保護紡織工業汙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於2011年8月經國家環境保護部正式批準組建🧝🏻,於2015年3月通過驗收🏈。工程中心以國內具有紡織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雙一流”大學——沐鸣2娱乐為依托🦌,由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承擔🪝,整合紡織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科學與工程等學科的有效資源進行建設💪🏻。工程中心突出紡織行業特色❤️,重視前瞻性技術開發,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及“長三角一體化”重大國家戰略,開展應用技術和環境管理研究🙎🏽♀️,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為我國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邁進提供技術引領和支撐👩🏼🦱。
工程中心緊密圍繞紡織工業汙染防治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題,結合行業發展中的環境技術需求,從清潔生產和末端治理角度著手,開展紡織行業大氣汙染⚽️、水汙染、固廢汙染及清潔生產技術研發🧙🏽♂️👨👨👦,對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重要科研成果進行工程化開發和系統集成,推進產業化進程,發揮科研與產業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自成立以來🥘,工程中心聚集和培養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已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專項等200余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累計科研經費超2億元;獲上海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等各類科研獎勵30余項☦️😷,獲發明專利授權200余項🫢,牽頭製訂了《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規範紡織印染工業》《紡織染整工業回用水水質標準》《紡織汙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等多項國家級行業標準和規範🧙🏽♂️。
工程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總結如下😄:
(1)水汙染控製新技術:包括印染廢水資源回收及近零排放關鍵技術、紡織廢水特征汙染物深度去除技術、物化-生化耦合水處理技術、高鹽難降解工業廢水減量化和資源化技術、膜法單元水處理技術。
(2)清潔生產新技術:包括經軸連續循環染色節水關鍵技術、紡織品低溫快速前處理關鍵技術、短流程連續清潔染色技術🌋🚻、可再生生態纖維材料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無鹽染色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究🛩、植物染料研發及其在高檔毛製品中的產業化應用💇🏼♀️、高效少水節能小浴比氣霧染色工藝技術⛹🏽♂️。
(3)大氣汙染控製新技術:包括工業排放高溫煙氣除塵濾袋關鍵製備技術、柔性可見光光催化空氣凈化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耐氧化水解整理關鍵技術及高溫濾料產品應用、柔性可見光光催化空氣凈化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4)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包括廢舊聚酯高效再生及高值化利用技術☝🏿、聚酯熔融造粒再利用技術、廢絲蛋白的提取改性深加工及其綜合利用技術👮🏽♂️、印染汙泥高值利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