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上海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發布時間📐:2017-07-04
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求真務實、富於創新🥃,總結客觀實在、提煉工作體會深刻⚱️。上海在過去五年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上海正在加速推進的“四個中心”建設,將擁有更堅實的內核。正是實施科技教育創新🔣📃,讓上海在世界性的下行壓力中〽️,依舊保持穩健節奏🧧。這得益於教育和創新的融合協同。我們知道科技創新的核心在於人才培養🚴🏽♂️,而高校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所謂“今天就是明天”。“今日的優秀學生,是明日的傑出人才”。“英才莫出於少年”。而在創新人才的培養上,我們的策略是🙎🏽:“著眼於學生,著力於教師◾️,突破於課堂”。
我們要培養的創新人才,起點是學生,方向是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人才。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她創造出來🍬,使學生成為創新人才的最好辦法就是培養他們創造未來。著眼於學生🆕,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是: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以及教給學生什麽?目前我們的認識還停留在👨🏼⚖️:以知識為核心,或以能力為核心的水平上。以知識為核心的教育價值觀著眼點是知識的傳承📉,對學生的關註是有條件的,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被忽視⤵️。
以能力為核心的教育價值觀,在一定意義上更貼近了人的發展和教育的本質屬性🏃♂️➡️,然而,它未能從人的完整統一性來看待教學的完整統一性🩻,同時未能看到教學同人和社會一樣,也存在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在能力至上的喧囂中🤦🏻♂️,高等教育缺乏價值導向的、缺乏人格規範的價值理論。
人格和諧發展才是現代教學理論的價值取向。當我們揚棄了“以知識本位”和“以能力本位”為核心理念的文化價值觀後,以人格和諧發展為核心理念的文化價值觀正逐步被確立,成為有前景的🦔,全社會普遍關註的價值理念。教育理論的主旨回歸到對人自身的關註🐅,其手段作用必將降低🏊🏿♂️,目的意義將獲得提升。“是學生能從多方面來把握自己的現狀👩🏿🎓,健全自己的個性”成為很有價值內涵的轉化。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過程,實現全程教育、全方位育人👎🏿。
因此,在大學教育中,需要建立起知識培養、能力培養和人格培養三位一體的教育核心體製。曾看到一篇博文,說的是哈佛大學停止招收中國博士生的公告。其本質是說中國大學生的價值觀在於以知識為核心的👨🦼,但是哈佛大學的辦學目標是為培養未來國家領導人的。因此,哈佛大學寧願招收印度學生。因為考慮印度在考評學生時,將其領導能力🤱🏿,社會協調能力👨🏼🌾、社會價值觀均考慮在內👏。事實證明,一個人的能力並不能單單用學習成績來評估。我在現實生活或通過親身經歷👫🏻、或通過調查說明一個人的學習成績並不能代表他的全部。比如,在這次的環境水文學課程中有一位學生沒有及格🤬,對於考試而言他的知識儲備是不夠的,但是在課余上我曾經問過他一些包括個人誌向和今後的打算之類的問題🚖,他說他現在正在創業🤟🏿🪑,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而在詢問其公司經營的內容時⚔️🥉,我發現的經營思路還是很新的。而之後他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廣告公司只是他獲得第一桶金🤦🏽♀️,之後發展實業才是可持續創業的根本🐗,我突然發現他的想法比較醇熟,信念也很堅定✶。
我覺得的要培養大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還得提供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機會。近幾年🌡,學校的學生社會團體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其中有一個叫“華英苑”的團體🍦,每年我院有2-3名學生入選✔️,通過構建一個的學校範圍的大平臺,可以讓同學認識跟多的人,建立更多的聯系🛫🧃,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以此發揮精英團體的規模作用🧑🏻🦲,使得學生能更好的得到各方面培養。今年🕶,作為沐鸣2分團委副書記👨🏼🏫,受聘於學校優秀大學生聯盟——“華英苑”的校內導師,為華英苑學生作一些科研、思想教育方面的報告。也力圖在發揮教書育人作用的同時,積極投身於創建和壯大學校優秀學生團體中去🌳。同時也希望學校能創建更多的學生團體‼️,接納更多的學生,讓學生樹立人生目標,真正忙起來🧖♂️🧑🏻🌾,得到更多鍛煉🧖🏽♂️。
此外🦝,教師自我思想道德素質涵養與科研創造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方向和對人生的思考。因此,我們教師要勵誌勤學、刻苦磨煉,立德樹人🧷,不斷提升自身科學素養與道德修養👸🏻🥩,對待科研工作要嚴格要求不斷創新進步🦈,對待教學工作要充滿熱情春風化雨,對待學生思想工作要潛移默化以身作則潤物無聲🔞。教學方法上🏀,應與時俱進🚣🏽,理論聯系實際,將現代化課堂教育與先進網絡教學技術靈活地結合起來,利用翻轉課堂🦩🕹,雨課堂,慕課,視頻課程等先進教學手段,將教學工作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走到哪,學到哪!鞏固提高教學效果。在講學內容上,應將教學科研、學習就業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推進環境專業課程和思政建設相結合起來🧑🏻🦳,要讓學生明白專業知識與建立健全人格是有聯系而又是不同的。切實拉近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製壁壘🧑🍳,將社會優質教學資源引入課堂,增強學生融入社會開展工作的實際能力😁。在思想教育上🗞,更應引導學生的思想進步🤲🏿。古有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見思想道德教育與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比學習先進科學技術更為重要😀,教師應積極融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多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解決學生思想問題。使我校始終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現改革創新的時代風采。有時候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的是老師們的品格和精神。也應了一句老話,有什麽樣的老師就會有什麽樣的學生。
因此個人認為,尊重個性,發掘潛能,多元評價,和諧發展,將成為新的文化價值觀下教學理論,確定了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確定了學生生活學習中的主動地位,才是培育創新人才的最佳途徑😭🤽🏻。以上是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環科系黨支部 王宇暉
2017年6月27日